穿越長江超級工程 巡禮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
12月20日,隨著最后一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作為世界第二大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
至此,金沙江下游四座超級工程——烏東德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與長江上的葛洲壩水利樞紐、三峽工程,梯級調度、蓄水釋能,實現了長江流域水力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將奔涌江水化為綠色電能,共同構成了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
這6座水電站也代表了我國乃至全世界水電建設的“天花板”。
烏東德水電站,低熱混凝土技術筑造起的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級特高拱壩。
白鶴灘水電站,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百萬千瓦水輪機組。
溪洛渡水電站,4723支混凝土溫度計、2.4萬米測溫光纖嵌入壩體,讓水電站有了智能感應。
三峽集團在金沙江下游開發建設的首個水電項目——向家壩水電站。
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壩”的葛洲壩水利樞紐。
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和綜合效益廣泛的水電工程——三峽工程。
請跟隨穿越機的炫酷視角,沿金沙江而下直入長江,在4分鐘的時間里“穿越”上千公里,一覽6座超級工程、國之重器的“英姿”,來一場賞心悅目的視覺之旅!
相關新聞
南昌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本網轉載文字、圖片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并且不以盈利為目的,轉載稿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注明“來源:南昌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南昌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網站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網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商業目的及應用建議。已經由本網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南昌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凡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系,如果本網所轉載稿件的作者或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ncnews@ncnews.com.cn)或電話(0791-86865371,0791-86865387)通知本網,本網將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4、對于已經授權本站獨家使用提供給本站資料的版權所有人的文章、圖片等資料,如需轉載使用,需取得本網站和版權所有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