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紅”為棒擂響黨建引領戰鼓——紅谷灘區稅務局全力打造“紅鼓”黨建品牌
“穿上這件‘紅馬夾’,我們就是突擊隊、沖鋒隊?!苯?,紅谷灘區稅務局臨近退休的老黨員王廬己從文明城市創建志愿服務一線走下來后說道。王廬己口中的“紅馬夾”,是該局用“紅旗幟、紅哨子、紅袖章、紅馬夾”擂響黨建引領戰鼓的“四紅”之一。
今年,紅谷灘區稅務局深入貫徹落實“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要求,深入推進“勤廉洪稅”建設,全力打造“紅鼓”黨建品牌,以推進稅收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紅旗幟”鼓舞士氣,工作方向更明
“我們以‘五個一’為抓手開展了‘稅收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大討論活動?!奔t谷灘區稅務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劉勝說。
劉勝介紹,黨的二十大召開期間,該局積極組織了以“一次集中收看、一場集中研討、一輪知識測試、一次征文和演講比賽、一本應知應會口袋書”為主體的各類學習活動,第一時間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紅色課堂、紅色故事、紅色書屋、紅色朗讀、紅色記憶是紅谷灘區稅務局的紅色教育載體,該局通過“講、誦、演”的形式,主動培育青年黨員為民服務精神。在紅色旗幟引領下,紅谷灘區稅務局創新開展“五大專項行動”,激發干部工作熱情,提升干部崗位技能,鍛造出一支愛崗敬業、踔厲奮發的“小老虎”式青年黨員隊伍,其中,10名干部獲得注冊稅務師資格,2名干部入選省局青年才俊人才庫。
“紅哨子”鼓足干勁,工作效率更高
“有了黨支部這個戰斗堡壘,退稅減稅辦專班人員更有向心力了?!奔t谷灘區稅務局退稅減稅辦專班臨時黨支部書記陳理華表示,在臨時黨支部引領下,該局退稅減稅辦精準實施政策輔導、強化數據資料審核、聯合多部門協作,不折不扣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激發市場活力。
在有效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紅谷灘區稅務局積極探索推行“三燈兩風”工作法,吹響了稅收風險防控的“紅哨子”。
據了解,“三燈兩風”工作法是將“紅黃綠燈”審查放行機制與“春秋風”執法服務機制結合使用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法。一方面依托稅收大數據、納稅人信用評價、監控預警、風險應對等指標依據,按事項風險高中低設定“紅黃綠燈”審查放行機制;另一方面,對高信用、中低風險納稅人采取“春風”送暖行動,耐心細致地了解并解決其訴求,對低信用、高風險納稅人實施“秋風”利落舉措,及時阻斷化解風險。
“‘三燈兩風’工作法讓我們第一時間發現了‘南昌6·03’虛開案線索,并成功破獲了這起跨區域大案?!绷直HA介紹,近三年,該局通過“三燈兩風”工作法比對同一法定代表人或同一財務人員多處任職情況,共查處此類虛開發票企業319戶,挽回稅收損失近億元。
“紅袖章”鼓勵斗志,營商環境更優
“近年來,稅務部門精準服務,解決了公司在資金周轉、發票領用、政策享受等多方面的困難?!苯骺乞E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小蘭介紹,在稅務護航下,企業快速發展成中國VR企業50強,目前企業VR創新教室已覆蓋了全國21個省市,教育應用學校超過了1300所。
除了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紅谷灘區稅務局還認真對標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于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的意見》,大力推行佩戴“紅袖章”服務,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隨著“紅袖章”稅收服務的開展,紅谷灘區稅務局創新探索出“洪城稅悅·鴻鵠馨稅”納稅服務品牌,并積極充實納稅服務內容:落實“10分鐘辦稅便利圈”建設,在慧谷產業園等處設立5個便民辦稅服務站;做實“萬名稅干訪萬企”“黨建+上門輔導”“稅企半月談”等系列活動;推出新辦納稅人“一網通辦”、稅務注銷“一表通辦”的“套餐式”服務,有效實現涉稅事項“就近辦”、難題“視頻辦”、咨詢“自動辦”、導稅“VR辦”……
“紅馬夾”鼓動力量,志愿服務更暖
社區幫扶、交通治理、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在各項文明實踐活動中,隨處可見紅谷灘區稅務局干部身穿“紅馬夾”開展志愿活動的身影。
據了解,今年以來,該局先后700多人次參與核酸檢測志愿服務,230多人次參與社區網格管理工作,30多人次參與高速公路卡口防疫執勤工作,20多人次走訪慰問幫扶村困難群眾,有力展現了紅谷灘新區稅務黨員干部的新時代風貌。據悉,紅谷灘區稅務局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節約型機關等20多項榮譽。
“在‘紅旗幟、紅哨子、紅袖章、紅馬夾’引領下,我們的黨員干部打好了團結協作的‘攻堅戰’、非接觸辦稅的‘阻擊戰’、減稅降費的‘陣地戰’?!奔t谷灘區稅務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鄧紀表示,接下來,紅谷灘區稅務局將以勤為美、以廉為榮,積極拓展“紅鼓”黨建品牌效應,奮力書寫勤廉建設的紅谷灘稅務篇章。(鄧紀 南昌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吳瀟遠)
相關新聞
南昌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本網轉載文字、圖片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并且不以盈利為目的,轉載稿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注明“來源:南昌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南昌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網站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網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商業目的及應用建議。已經由本網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南昌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凡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系,如果本網所轉載稿件的作者或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ncnews@ncnews.com.cn)或電話(0791-86865371,0791-86865387)通知本網,本網將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4、對于已經授權本站獨家使用提供給本站資料的版權所有人的文章、圖片等資料,如需轉載使用,需取得本網站和版權所有人的同意。